清華理髮_作者:許明德-財務規劃室主任(NE68) -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清華理髮_作者:許明德-財務規劃室主任(NE68)

不知多少次了,每次經過水木生活中心,就會興起去理個髮的念頭,回味一下學生時代在清華理髮的記憶。但每次都沒去,因為心裡嘀咕著,理髮部主要是為學生理髮,我去妥當嗎?不久前,陳信文教務長提及他去清華理髮部理髮,既然教務長都去了,我有何不可?終於下定決心,找個時間去理髮了。

1964年進清華時,所有學生一律住校,理髮當然就近去校內的理髮部,省錢又省事。1968畢業到現在,再次踏進清華理髮部,都已相隔45個年頭了。

當時的理髮部是在成功湖畔的學生活動中心,那時成功湖畔有一排簡陋的竹屋,以前應該是宿舍吧,改成學生活動中心。竹屋的盡頭,一邊是醫務室,另一邊就是理髮部。不但學生在那裡理髮,連教授也是。曾看到一位教授,頂著大光頭,只在頭頸處有一緣稀疏的頭髮,也去理髮。當時心想,理髮師遇到這樣的客人,不消幾分鐘就可理完,一定樂歪了。

踏進理髮部,第一個感覺是相當寬敞,共有五個理髮座位(見圖)。理髮師都是中年婦女的歐巴桑,應該是經驗老到手藝嫻熟。特地指定為教務長理髮的理髮師為我理髮,坐下來本想好好和她聊聊,那知還沒聊幾句,”喀嚓喀嚓”不到十分鐘就理好了,只能用一句話形容: 乾淨俐落。在外面的理髮店,至少都要半小時以上。我請理髮師拿鏡子讓我看後面理的如何,她說沒鏡子。理髮店竟然沒鏡子讓顧客檢視頭髮,這我倒是第一次碰到。大概是理髮師自認功夫了得,不用再看了。

理好後,理髮師拿出幾本名人簽名簿。大都是學校教授的簽名,其中還不乏一級主管,有些日期可追溯到十幾前,有些教授還是多次簽名,應該是常客。最難得的是,簽名者中,有些後來榮任總統府資政、行政院部會首長、博物館館長等。我也隨俗的簽了名留下記錄。

這中間有不少學生進來理髮,可見生意不錯。理髮師說大多數學生還是理最基本的髮型,有少數學生要理當下流行的其他髮型,理髮師也都能應付自如,讓學生滿意。

理好後問了很多人,大家都說理的很好,沒人知道這是只花90元在學校理的。外面的理髮店,最少300元起跳,連三分之一的價格都不到,可說是物美價廉。

不久前,陳信文教務長曾寫了一篇專文介紹清華理髮部,刊登於報章上,文中特別提到清華理髮部的國際化。目前國內各大學無不致力國際化,清華也不例外,校內國際生已近三百人。面對這些國際生,清華理髮部的理髮師們,英語諸如「Keep the same」「A little」也可通,她們備有一本中英詞句對照的葵花寶典,更對外籍生的理髮習慣和髮質特性相當了解,博得外籍生讚譽有加。不但如此,清華理髮部的名聲更傳播到新竹科學園區的外籍人士圈。該文特別指出:有位英國在台分公司的主管,在來台之前就聽到了清華理髮部的大名。來台上任後第一次理髮,就是帶著秘書,浩浩蕩蕩殺到清華理髮部。

走出理髮部,心想下次要不要再來?就如同學生時代,感到省錢省事,現在還是有同樣的感覺,所以 Why not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