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85 回憶_作者:裴晉哲(NE85) -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核工85 回憶_作者:裴晉哲(NE85)

裴晉哲

NE85華、NE87G、ESS99D

我是1981年進入核工系就讀,那時候是先填志願,再考試,當時原本沒填核工系,在繳交志願卡前作檢查,從簡章發現其他學院下面都有很多系,原科院則只有核工一個系,很特別,於是就乾坤大挪移一番,沒想到就進了核工系。進來後才知道,核工85這屆是清華有史以來第一次招收雙班,我被編在華班,但和清班同學都混合寢室,一同住在實齋,上課也可以互選,感覺沒甚麼太大差別,惟一有的就是我們在學校裏人多勢眾,兵多將廣,很佔優勢。

剛入學時,因才剛從成功嶺集訓下來,新生訓練後每班都在大禮堂前留影(圖1),每位同學都不脫高中的稚氣。學長於訓練完後,特別為我們在核工館225大教室辦迎新晚會,每個人都作自我介紹,當時只覺得場面很大,那教室也大,後來才知是核工館225在學校裏大名鼎鼎,別號「英雄館」,是每學期末各系英雄好漢共同匯聚補考的地方。大一下的計算機概論是由剛從美國回來的白寶實老師授課,那時寫程式不像現在,只有研究生能用終端機規劃程式,大學部的要用打卡機,之後送件並等報表,因此計中每次都大排長龍,有大型程式運跑時,其他小程式就只能在那乾等。另外,大一時宿舍到12點就熄燈管制,大家為了趕繳作業,只好把書桌搬到走廊,後來大家對熄燈管制有意見,因此洪同訓導長開放限制,改成只熄大燈,這現象就不見了,只是大部分的同學,作息就越來越不正常。還有,大一中國通史的葉龍彥老師,特別於週末帶我們去紅毛城參訪,在那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圖2)。核輻射度量實驗課是最為特別的,由周懷樸老師授課,那時柳克強老師擔任助教,每次都把我們操到很晚,考試是實作考,有時間限制,又有各種不同狀況,我們班的蝌蚪(陳韻琪)進去應考時,儀器一直沒訊號,後來才發現插頭根本沒插,她個比較小,手夠不到插座,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我們核工85級聯誼活動很多,除了校內的,當然也有許多次校外的聯誼活動。記得大二與輔大在阿姆坪聯誼露營,那次外頭是寒風大雨,卻仍不減大家的興致(圖3)。大三升大四暑假與政大舉辦畢旅,出發前於舊核工館前,特別安排「拖鞋族」坐第一排,拍照存證(圖4)。還有一次下大雨,成功湖水宣洩不及,一群魚被沖到舊核工館旁的大馬路上,大家正好下課經過,就路上抓魚帶回宿舍,晚上只聞各寢室飄來魚湯香味,共同分享好不開心,可惜當時沒有iPhone,沒辦法及時捕捉這有趣抓魚畫面,徒呼負負。到了大四,同學們大多在預備研究所考試,或是預背當兵、出國、就業,但沒忘記在大禮堂前再照個相,跟大一剛進學校時比對一下,真的比較不土了(圖5)

畢業後考核工研究所,競爭激烈,我僥倖上榜,跟王天戈老師做論文研究,碩士班當時只招24名,只有一個是外校考進來。研一時核工新館落成啟用,當時學生少,空間很多,研究室都在一起,可以一起討論功課研究,因同學多年,又常在一起,同學感情特別好,同學會都是兩班一起辦,研一就辦了一次壘球同學會(圖6)。關於梅竹賽,曾在大一、大二經歷了兩屆,後來與交大有爭議,就停辦四年,直到研二才恢復舉辦(圖7),雖然為了梅竹錦標,兩校吵吵鬧鬧,那屆好像又因爆竹事件造成下屆停辦,但還是帶給我們不少回憶。之後,我們大多順利自研究所畢業,並一起在學校各處留影紀念,其中一張是在梅亭頂合影(圖8),因梅亭現在無法登頂了,這張相片彌足珍貴。

11981年大一新生訓練後大禮堂前留影

21982年大一通識課程參觀紅毛城,葉龍彥老師帶隊

 

31982年大二與輔大在阿姆坪聯誼宿營,外頭雖然寒風大雨,但大家的興致不減,不曉得是甚麼表演那麼有趣,每個人都笑得合不攏嘴

41984年大三升大四暑假畢旅出發前舊核工館前合影,特別注意第一排除了左一帶隊的中國青年旅行社領隊外,都是拖鞋族

51985年大四禮堂前留影(彩色的不見了,這張是畢業紀念冊翻拍的)

61986年校慶第一次畢業同學會,清班華班一同辦,於清華棒球場壘球會,其中有幾位學妹,也有是幾位外校的

7、自1983年起停辦4年的梅竹賽在1987年恢復比賽,足球賽於交大博愛校區舉行,黃朝丁是我們班的梅竹英雄,阿丁加油!

81987年於梅亭頂合影,終於研究所畢業了!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