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是近代文明發展的基石,電力事業也有超過百年以上的歷史,可以算是比傳統產業還要傳統。以當今的科技水準,尚無法有效的將電力進行遠距離的傳輸,任何國 家都必須有其區域性之電廠、輸配電設施,因此發電業可以說是比任何本土產業還本土化的產業。隨著科技發展,電力事業也有大幅度的改變,變得更環保,更有效 率,與更安全。電力事業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行業。
有許多發電方式可以產生大規模的電力,核能發電是其中一種。2002年化工燃料價格開始飆漲,2005年2月京都議定書生效,開始要求簽約國抑制二氧化碳的 排放。這些因素使得核能發電開始受到重視。美國、日本、韓國、法國、中國大陸及歐洲許多國家都將發展核能發電視為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對策。沉寂了近20年 的核子工程又開始逢勃的發展;世界各國在可見的未來都需要大量的核子工程人才,包括研究人員,教授,到第一線工作的工程師。
由於核子工程專業人員的逐漸老化退休,國內各相關單位也需要核子專業的新血,故台電公司在清華大學設立核子工程專業人才獎學金。
清華大學在新竹建校時,第一個成立的科系即為核子工程系,培養了許多核工人才,成為國內核電發展的主力;目前台電董事長,核能部門副總,核發處處長,核技處 處長,燃料處處長,企劃處處長,四座核電廠中的三位廠長,及許多中級主管均為核工系的畢業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蘇獻章主委,原能會核管處處長,物管局局 長,輻防處處長,核研所所長亦畢業自核工系。
由於時空環境的改變,核電在國內成為政治議題,為了避免核工系的學生承受太大的壓力,核工系於1997年更名為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在更名的同時,工科系的課 程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將核工相關之課程列為選修課程。為突顯該學程的特殊性,工科系於94學年度將核工課程列為工科之核心課程。為因應國際性之核電復甦, 及國內核工人才之培育,清大於2006年成立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於2007年恢復招收碩士班學生。
核工與能源第二專長課程([註]詳細課程內容請參閱文末說明)包括二部份,第一部分為核工專業知識,須至少修習19學分。第二部份為其他領域專業知識 (共12學分),分為機械熱流、材料、電機儀控、工程物理四項選擇 ;對動機、材料,及電機系的同學而言,各系之必修課,大概已經可以滿足第二部份的需求。前述台電獎學金的申請將不限科系,而是以核工專業選修課程為申請標 準。台電獎學金分四年發給,(大三、大四、碩一、碩二),共36萬元,惟碩士班最好能在新成立之核子工程與科學所,其論文領域可以是機械、材料、與儀控 等,但均須與核電廠相關。台電獎學金可以在大三下申請,申請時將需求已經修過(或正在修)至少2-3門之核工專業課程。工科、動機、材料、電機有興趣申請 的同學,自大二起即必須開始修習相關課程。
電力事業提供了對工程有興趣,但不一定想進高科技業的同學一樣選擇,有關核電的一些問題,各位可以參考核能發電發展與人力培育及永續發展與核能發電的未來兩篇文章,也可以修習本學期之通識課程能源、核電、與輻射。
[註]第二專長課程表請至註冊組網頁最下方依照入學年度點選對應連結後,搜尋中文名稱: 核工與能源 / 英文名稱: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Energy Engineering / 英文簡稱: NEEE